• 期刊首页
  • 协会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协会简介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重要新闻

  • 关于开展2015年“医师协会医师节”活动的通知
  • 医师协会看望云南被伤护士
  • 中国医师协会、中华护理学会关于谴责暴力伤...
  • 谴责福建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
  • 张雁灵会长:医生应有点“贵族精神”

工作动态

  • 【现场直击】中国医师协会派员赴河南中牟了...
  • 中国医师协会、中华护理学会关于谴责暴力伤...
  • 为深圳警方点赞
  • 6.5福建暴力伤医事件最新进展 ——福...
  •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维权委员会名单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1 > 11 > 信息摘要

膈肌麻痹35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

【摘 要】目的提高膈肌麻痹(DP)的诊治水平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14例及1980--2009年中国医院知识仓库(CHKD)中的21例非心脏手术非分娩相关DP患者的临床资料。结果北京协和医院资料男女比为2:5,中位年龄60岁。病变累及右侧、左侧和双侧之比为4:2:1。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9.8个月。11例主诉胸闷气短,尤以活动或平卧加重。透视下sniff试验在双侧DP患者中均为阴性,在单侧8例可见受累侧膈肌运动减弱,1例可见膈肌矛盾运动。所有患者PO,均明显下降,较预计值平均降低11.8mmHg(1mmHg=0.133kPa),卧位PO:较立位又平均降低11.0mmHg.单侧与双侧DP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。肺功能检查为典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,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(FEV,%)由立位59.0%下降至卧位25.5%,平均降低50.3%。14例原发病为感染6例、特发性3例、肿瘤和手术相关各2例和重症肌无力1例;单纯对因治疗有效率为66.7%。文献统计结果我院结果大致相同。结论DP主要临床特点为卧位明显的呼吸困难,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。卧立位血气、卧立位肺功能检查有助诊断,膈神经刺激、跨膈压测定以及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。治疗疗效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,机械通气作为辅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膈肌麻痹 膈肌抬高 sniff试验 膈肌肌电图

上一篇: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对生存质量的评估价值研究
下一篇:关于投稿时执行新版[中图法]细化分类刊载资料的通知

版权所有: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》编辑部    京ICP备05086604号
地址: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512室    邮编:1100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