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分析
【出 处】:
【作 者】:
【摘 要】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因素,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寻求解决方法。方法对2009-10-01——2010-04-30入住北京协和医院,年龄≥65岁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,观察分析全因死亡、抗凝比例、未选择抗凝的原因、抗凝终止的原因、不抗凝(抗凝终止)后的抗栓方法等指标。结果共70例连续入院的患者纳入研究,平均随访9.1个月(6.0~13.5个月)。有效随访63例,其中包括年龄〈75岁组33例和年龄≥75岁组30例。失访7例(10%)。,随访期间共8例(12.7%)死亡,包括年龄〈75岁组l例(3%)和年龄≥75岁组7例(23.3%)。,有效随访病例中,进行抗凝治疗的仅16例(25.4%),这16例中INR达标13例。8例死亡患者均未进行抗凝治疗,其中6例称大夫未交待抗凝,另2例有明确抗凝禁忌证。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比例低,有效抗凝率低。抗凝过程中中断的比例高。,解决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过程的具体困难是有效治疗的关键.
上一篇:年龄和性别对肥胖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及血压的相关性研究